在这个快餐时代,速成的东西在今天已经泛滥,关于苏东坡的影剧也不少,却始终苦于没有遇到能有"掠见苏东坡"感觉的作品。今年在书海茫茫中发现一部《苏东坡和他的大宋朝》的长篇,书中娓娓道来苏东坡的生平,通俗易懂的文字描摹,生动的人物刻画跃然纸上,却比影剧更吸引眼球。
"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东坡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乌台诗案"让人不禁感叹: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苏东坡太有才华,锋芒太露,原来与之为友的同道们也不会转而排挤他,他也不会落的几度外放他乡的下常好在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没有郁郁寡欢,而是随遇而安,创作才情与此同时也越发充沛。在密州,他写出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那动人的词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长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处的岭南蛮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正是苏东坡明朗豁达心境的写照。
品读《苏东坡和他的大宋朝》,才了解到苏东坡的人生道路上有如此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为妓女提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苏东坡的诗词良篇里,他即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苏东坡作为一代历史文人,在中国人们的心目中,原本就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他的诗词,他的才情,他的乐观豁达,让人不得不惊叹,不得不折服。然而,苏东坡作为北宋年间一个为政为官的人才,在人们心中却总是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对此,无需再探讨究竟是他的文才过盛,掩盖了他的政治功绩,还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致苏东坡仕途坎坷。
在《苏东坡和他的大宋朝》一书中,不仅苏东坡的名言佳句,而且苏东坡的生平功绩一一展现,像是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在里面看到了有血有肉的苏东坡以及同时期的很多文人,也从中能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事件,真的可谓入情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