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各位童鞋们看了这日志标题,会觉得我要么是中国教育抵制者,要么是过度自卑,要么找不到工作备受打击?北外啊,自己上了一个多少高考生羡慕的外语学府居然还羞愧!还说是杯具。但事实上我真觉得很羞愧。
前一阵,去面试了一家自己认为不错的英语培训学校——lily思维英语。面试上了lily英语外教班的助教。虽然,觉得岗位比较基层,但是对薪水以及这家学校教学理念比较认同。于是,就定了在这家学校做个光荣的老师,实现自己光荣的教师梦。
开始,没到岗之前还自信满满的:想3、5个月凭姐专业能力和我对教育的一份爱心肯定能升上去不当助教了。可是,没想到第一天当助教本人就被打击惨了。我被分配的是“感高班”面对一群10岁出头的孩子们,教学内容是小说。那么长的小说啊(而且不是儿童小说)。天啊,我一直听,听都听晕了。而那群10来岁的孩子居然还听得懂,还能用英语来回答问题。当时,本人太汗颜了,真想找个老鼠洞钻进去。
课后,带我的那个Nita老师还安慰我说,这不是我的问题,是教育体系和学习模式的问题。她说我们那一代接触的是全应试化教育,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而日常的学习方法也就无非是背单词、记语法,然后考试,好点的同学有环境的话可以接触外教或者有母语环境进行听说练习……纯粹的靠翻译过程来学习英语;而这帮孩子从来到lily上课就接触的是“感知”学习模式,孩子在一个纯英语的环境中去“感”英语,从故事到小说,到电影到别的其他生活中应用的场景;从小的场景,到大的场景,孩子们慢慢地在纯英语母语的环境和场景中“穿梭”,自然而然的建立了英语语感、听感、说感和英语思维模式。不是靠翻译,而是自然习得。
而且,后面还有让我更感觉羞愧的是。在lily呆了大概一个多月的后,我才算真正知道为什么我们学校叫lily了:lily是百合花的意思。教育应该保持纯净的一份教育的心,在这个教育被商业化的大背景下。这个学校坚持做到了教育为孩子的理念。说实话,这让我天天喊着、抱着为中国教育事业、为孩子、为下一代而做贡献却又夹杂着和很多师范生一样的很看中工资和物质的心,感觉十分惭愧。
不过,所幸的是我还没多被社会上诸多污流而染的时候,我来到了这个平台。希望,我能在这个平台上真正实现我的相对高尚而单纯的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