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II》现当代"活雷锋"
近日,云南卫视《士兵突击》第二季节目突然爆出了一条"活雷锋"的事迹。2013年5月,节目组在丽江拍摄期间,有一位参赛学员出资近万元,为当地的一所贫困小学买去了铅笔、橡皮、书包等学习用品,被大家称为"活雷锋"。他,就是张光付。
张光付是武警警官学院一名提干保送生,目前已进入士兵突击10强之列。在丽江老君山拍摄节目的间隙,他路过附近的"云旅希望小学",看到学生们衣着破旧、缺少学习用品,爱心大动,立即托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在丽江城里购买来一千多元的笔、橡皮、练习本等学习用品,赠送给这些小学生。然后,他又汇款6000元给自己远在河南的妹夫,请他代为购买290个书包,邮寄给这些贫困学生。并且,他还为该校14名特困生每人捐助了100元,打算以后资助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费,直到他们大学毕业。经过记者的深入采访,发现张光付多年来坚持公益裸捐,是名符其实的军中"活雷锋"。
军中活雷锋 实至名归
来自河南的张光付,2005年12月进入武警辽宁总队抚顺支队当兵。在这个被称为雷锋"第二故乡"的地方,他开始了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的行动。2006年6月,一位战友的父亲在干活时从屋顶摔下导致骨折,急需医疗费。但在这个单亲的农村家庭里,这位战友还有一个姐姐在读书,全家的经济情况一下子就雪上加霜了。张光付得知后,以匿名战友名义偷偷寄过去500元钱,而他当时每月只有90元钱的津贴收入,这些钱都是从津贴里攒下来的。
2008年5月,在回老家休假时,张光付听说了同村的一名高中生家里凑不出考上大学的费用。这孩子的父亲早年因病去世,母亲改嫁,只和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张光付就瞒着父母,偷偷取了一万元钱给送了过去。这件事,张光付一直没对父母说,直到他第二年探亲假时又资助了对方6000元钱后,父母才知道。
2009年8月的一天,张光付陪着战友到抚顺中医院看病。在医院门口,他看到一位叫申家福的男子背着妻子张树芬艰难地走过来,立即上去帮忙,不仅帮助背着张树芬进了医院,还帮着排队挂号、交费。在与申家福闲聊中,他得知申家福的儿女都在外地打工,53岁的张树芬患有股骨头坏死,为了治病已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生活很困难。恰巧,夫妻俩就住在张光付的的部队驻地附近,于是他一有空就会带着营养品和慰问金去看望夫妻二人,农忙时帮申家福种地、打柴,没事时给张树芬买药、……经常看到张光付过来的邻居们都夸老两口有福气,有这么孝顺的儿子。
他做过的好事还有很多很多。2009年休假时,张光付领着村民扑灭了一场麦田大火。2011年4月休探亲假时,他又救起了一名落水儿童……有时候,战友们爱开张光付的"玩笑",说怎么"好事"都让他遇上了。这当然是一个戏谑的说法,但是张光付从军7年来,始终坚持不懈的做公益,7年时间累积扶危济困捐款近14万元。
裸捐行善 7年捐出14万
从一开始每月90元的津贴,到转为士官后每月1200元工资,再到他目前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虽然收入在增加,但按照他的热心肠,要帮助的人太多太多了,再多钱也不够他捐。现在,他除了每个月留给自己100元左右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其它工资都捐给别人了。每个月饭卡里有600元伙食费,其他战友600元都不够吃,他却只吃300元,每顿只吃一个菜,每月节衣缩食攒下300元,连同工资全部用于资助他人。当兵七年多来,张光付把自己所有的津贴、工资收入共约14万元,全部"裸捐"给别人,自己却没有一点积蓄。
有时候没钱了,张光付不得不开口向战友借钱捐助别人,等工资发放后再还给战友。抚顺支队第十中队司务长朱勤勇,是张光付原来在抚顺支队时的老班长。张光付时不时都会向他借点钱,但从不说具体用于什么,直到他在外行善的好事传到了队里,朱班长才明白这些钱原来是他用来献爱心了。
他不仅在战友们心目中留下了"雷锋"的美名,还获得过很多荣誉。除了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还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受到2次嘉奖后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辽宁总队"十大深知兵真爱兵模范"、抚顺"五四奖章"、武警部队创先争优共 产 党员,2012年3月被聘为抚顺市大学生学雷锋联合实践团导师。《人民武警报》、《抚顺日报》等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
出身平凡家庭 为做公益"亏待"亲人
谁也想不到一位"裸捐"的军官,竟是来自一个年收入不足6000元的普通农村家庭。除了还有一个已经结婚的妹妹,他还有年过五旬的父母在河南邓州老家务农,生活并不算宽裕。这些年来,除了自己平时购买一点洗漱用品和书籍,张光付的其它所有收入都用于资助别人,平时从不会买点水果或零食打打牙祭,很多年来都不曾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唯一一次给家里寄钱,还是在2009年父亲受伤住院时寄过3000元钱。
为此,他还落了家里不少的埋怨,因为父母希望他多攒点钱,复员后赶紧买房、结婚。在他农村老家,26岁已经是大龄青年了,但张光付仍然单身。几年前,老家亲戚给他介绍了一门同村的亲事,但女方看到他把所有钱都用于捐助他人、自己却没有任何积蓄,就退了这门婚事。
张光付的指导员说,张光付的这种精神固然值得发扬的,但行善也要量力而行,如果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会更好。很多战友也常常劝张光付,生活是现实的,不能只考虑他人,不考虑自己,除了献爱心,也要留点钱给自己的家庭,但是他却听不进去。他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就是能理解和支持他,乐意和他一起行善。
为了说服父母支持自己行善时,他总是提起爷爷奶奶的故事。张光付的爷爷奶奶早年举家从外地迁居河南邓州农村,却患病花光家中所有积蓄,生活十分拮据,全靠村里人油盐米面一点点支持,他们才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他说:"爷爷一直教育我要懂得感恩,多做好人,多做善事,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即便爷爷去世多年了,他也不忘爷爷的教诲。
从质疑到支持 战友向活雷锋学习
当然,张光付的义举免不了遭人质疑。战友罗兴坦言,一开始他们也质疑张光付献爱心是否存在动机不纯的作秀成分,因为他这样做实在不通人情、不合常理。每个人都希望让自己的父母过得好一点,他为什么不拿这些钱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后来,战友们看到了张光付时刻牵挂着他要帮助的人,并在生活中点点滴滴、踏踏实实地付出,就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因为一次两次行善容易,难的是一直坚持、长期***。
让张光付高兴的是,他这位"活雷锋"已经在武警警官学院掀起了一股行善风潮。同为《士兵突击II》20强学员的梅世豹、于奎龙、陈林、崔立志等人,每个月都拿出100元和他一起行善。他们说,自己虽然做不到像"雷锋"张光付这样,但也愿意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大善若水,大爱无痕,不管别人怎么说,张光付仍然在继续坚持着,默默付出自己的爱心。爱心善行延续7年,"活雷锋"张光付,这位普通的年轻武警军官,用自己不普通的善行,感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